一周“金”报(7月31日-8月6日)

太平洋在线 473 5

关注金豆数据!

国家新闻

国家医保局:举办全国医保医药服务管理培训班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全国医保医药服务管理培训班,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期间,李滔副局长带队前往山西省医保局、太原市医保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DRG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医保支付管理工作与地方同志深入交流。

一周“金”报(7月31日-8月6日)-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李滔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支付方式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落实,抓好费用结算清算和成效评估工作,完善医保药品、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管理,规范医保定点机构管理,实现医保、医疗、医药相向而行,以扎扎实实的管理成效提升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国家医保局

国家发改委: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在“提升健康服务消费”中明确提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新增八级医疗机构1家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将2022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通过五级及以上新增医疗机构拟定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截止到2023年8月8日。此次新增八级医疗机构1家、六级医疗机构8家、五级医疗机构80家。

——来源: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国家医保局:2023年上半年医疗保障形势分析

展开全文

为总结上半年医疗保障发展形势,分析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国家医保局于近日开展上半年医保形势分析线上调研。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出席调研活动。

黄华波指出,今年以来,各级医保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加强管理,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医保基金运行基本平稳,总体形势符合发展预期。下半年,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以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契机,重点围绕全民参保、基金收支、医保改革、风险防控等方面,补短板锻长板,疏堵点破难点,狠抓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做好基金运行监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切实抓好预算执行,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医保局

国家医保局:1-6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

8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1-6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以下简称《情况》)。

《情况》指出,2023年1-6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16349.02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1046.51亿元,同比增长11.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302.50亿元,同比增长0.7%。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13035.50亿元,同比增长18.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8200.39亿元,同比增长19.4%。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525.70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835.11亿元,同比增长16.2%。

——来源:国家医保局

地方发布

平凉:开展2023年度DIP支付方式改革调研和巡回培训

为帮助医疗机构分析解决实际付费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扩面医疗机构基本情况,按照省局三年行动计划和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近日,平凉市DIP支付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病案和质控方面的专家组成调研与巡回培训组,由平凉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古强带队,赴各县(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调研和巡回培训。

一周“金”报(7月31日-8月6日)-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下载

调研组先后深入各县(市、区)医疗机构,查阅病案、病历资料,与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医保、病案、信息、临床等人员就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和现场解答,下午对病例质控、病案质量管理、病案首页填写规范、DIP结算政策、特病单议政策解读以及DIP付费下的医院医保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全市各级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共10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来源:平凉医保

上海:在DRG/DIP支付方面对创新药械予以倾斜

日前,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联合印发《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中提到,在DRG/DIP支付方面对创新药械予以倾斜,提高新技术应用病例支付标准,新技术应用高倍率病例不设控制比例,成规模新技术应用可独立成组。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甘肃:推进“三医”协同

近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三医”协同发展座谈会,深入分析了基层首诊、药品集采资金结余留用、家庭医生签约、基层药品供应保障等13项堵点难点问题。甘肃省卫生健康、医保、药监部门一致认为,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专题研究推进基层首诊、实施健康甘肃工程、健全家庭医生制度、加强“三医”信息共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等重点工作。

——来源:健康报

开封: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河南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探索实施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根据《河南省医疗保障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8月1日起,开封市将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

此次试点工作按照“优势明显、诊断明确、疗效确切、安全可控”的原则,确定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孟氏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掌骨骨折、桡骨头骨折、尺骨骨折、跖骨骨折等9个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全市具有开展中医药住院治疗服务资质的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均可申请为试点机构。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舟山:完善住院费用DRG点数付费

8月3日,舟山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缩小医保城乡差距促进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改革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住院费用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点数付费,持续扩大住院同病同价病组数量,有效助推分级诊疗。积极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和高难度手术,对新技术、新增IV类手术病组,在平均付费标准的基础上予以6%追加付费激励。

——来源:舟山市医保局

贵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实施方案

近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贵州省中医药局印发了《贵州省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国家病历书写、管理和应用的相关规定,强化病历内涵意识,提升病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水平,更好体现临床诊疗思维和过程。到2025年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不低于90%,病历记录完整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提高。

——来源:贵州省卫健委

编辑:古月

声明:以上图文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做行业信息传递、学术交流,如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标签: 周“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